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全国技能大赛作为我国技能领域的最高盛会,不仅是技能精英展示精湛技艺的舞台,更是激励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重要平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始终将技能人才培养视为行业发展的战略基石,通过完善行业职业技能标准体系、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举办行业特色竞赛等一系列扎实举措,构建起覆盖全面、衔接有序的轻工人才培养路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9月19日举行,本报推出《轻工巧匠·技能报国》栏目,在大赛前陆续走进轻工代表队十二大赛项的备战现场,揭秘轻工技能健儿用汗水淬炼的绝技绝艺,展现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激励更多青年投身技能事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轻工力量。
在花香氤氲的训练室里,张明天的手指正轻柔而坚定地为一束架构花艺调整着最后的角度。从童年时花鸟市场的看花人,到如今经过层层选拔即将代表轻工行业踏上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舞台的花艺选手,她用热爱抵御挫折,以坚持浇灌梦想,在花艺之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匠心故事。
开家花店,成为一个花艺师,可能是不少女生的梦想。“这也是我的梦想,所以选择了职业教育,学习园林技术。”张明天笑着说,成为一名优秀的花艺师,就像一颗梦想的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追梦需要脚踏实地,张明天表示,花艺学起来并不容易。“每天和不同的花材打交道,需要耐得住寂寞,也十分辛苦。花朵在芬芳之外,还有泥土和汗水。”除了在专业课上不断提升自我,张明天还在老师的支持下积极参加各种比赛,通过“以赛促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记者了解到,自6月参加轻工行业选拔赛夺冠并被确定为参赛选手以来,张明天经历了近三个月的高强度集训。训练团队为她量身定制了专属训练计划,分阶段实施并定期考核、动态调整。在符合世赛标准的模拟赛场中,她每天进行长达12小时的训练,手上磨出的茧子成为奋斗的印记。张明天说:“虽然辛苦,但看到作品从草图变成实物时特别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支撑着我不断前行。”
集训期间,由资深教练和世赛冠军组成的高水平专家团队为张明天传授比赛经验和技术要点,定期模拟裁判评分,细致分析张明天作品的技术分和艺术分;专人负责花材采购和工具维护等后勤保障,让她能够全身心投入训练。目前,张明天已能熟练完成架构花艺、自由创作等模块,速度与精度接近往届获奖选手水平。
竞技之路并非坦途。曾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中两获第一的张明天也经历过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失利的挫折,但凭借对花艺的执着与不服输的韧劲,她一遍又一遍梳理技术要点,从花材养护的细节到造型设计的逻辑,逐个环节复盘精进。如今,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张明天已能在大赛模拟赛中稳定发挥,唯一的挑战是提升应对突发题目时的灵活应变能力。
据了解,花艺项目突出设计美感、植物运用和场景叙事,考察选手技艺和创意。选手根据花艺设计的构图、色彩理论、设计理念和技艺,合理选择运用植物以及植物(花、叶、果、枝等)器官和装饰材料,并正确使用工具对植物进行再加工和养护,设计制作花艺作品。因此,备赛过程中不乏创意火花的迸发。在一次训练中,教练要求使用“非花材物品”创作,张明天别出心裁地用农作物秸秆和回收快递材料制作出惊艳的“环保”作品,这个创意甚至被纳入比赛备用方案。“花艺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创新思维的体现。”张明天说。
从花鸟市场的看花人,到迈向全国赛场的花艺师,张明天在技术、心理、文化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如今,她期待与全国各地的花艺选手同台竞技,不仅为了冲击奖牌,更希望向世界展示中国花艺的匠心与创新。“以花为媒,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张明天说,“每一朵花都在讲述着自己的坚持与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