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花艺设计,简言之,就是指花卉的排列、组合与美化的一门艺术。它运用艺术构图原理,将植物材料进行取舍、加工,把春光秋色引人居室,在装饰环境、美化生活、陶冶情操中具有独特的功用。其踪影常见于展览馆、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并已日趋增多地步人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金字塔象征着埃及的古老文明。在金宇塔内.法老与干燥的花瓣共室同眠,使人联想到古埃及人对花卉的爱意。从公元前一千四百年的一幅描绘工匠劳动的壁画里,可以看见一个俯身在陶器上作画的工匠背后,有插花造型的图案。此画详实地告诉人们,插花较早地出现在埃及。
此外,开罗美术馆珍藏的《向太阳献上供物的王室一家》画中,右下角的花束,其把手大小及样式,与现在的圆形花束亦颇相似。
欧洲文化的成熟,始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常用植物制成花环和插在花瓶里作为装饰品。古代希腊的一些城邦,尤其是近海的雅典,贸易相当发达。如陶瓶的生产,在前六世纪中叶以后曾垄断了国外市场。陶瓶的样式,从侧面看去不过是外轮廓两条曲线的不同变化.但工匠们却能在这两条线中找出各种不同的比例、弧度和结构上的变化,创造出优雅美丽的陶器。
古罗马的兴起也为插花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当时人们习惯用花瓣来装饰环境.用风信子、香石竹、郁金香和牵牛花插花。公元前一九六年,罗马战胜了马其顿而做了希腊的“保护者”,五十年后,索性把希腊作为罗马的属地。罗马的统治者很羡慕希腊的文化艺术,古希腊的插花对罗马影响很大。
从历史的发展和历史的记载来看.西方的插花是从古埃及的时候开始的。它的发展和形式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历经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新的插花形式。如公元初期至中世纪.西欧国家先后步入封建社会,教会垄断了社会的文化艺术:插花也染上宗教的色彩。从当时的宗教画中,可以看到插花不仅是装饰品,而且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到了十四世纪之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兴起,冲破了思想的禁锢。绘画中,海波、树木、花朵等.倾向于图案化而富有装饰之美,插花也有图案化的几何形体表现。这对以后西方的插花形式奠定了基础。
迄今为止,西方花艺设计最为明确的原始记录可以认定为古埃及的壁画中,埃及的艺术受法律与宗教严格控制,随意创新会被诅咒。因此,埃及人利用花卉受限与极度地依照习俗,花型对称而不柔和,最重要的原则是简单、有次序,且具有记号规则性,重复且间隔使用为其特征;如我们从埃及第十九王朝《死者之礼拜》的壁画中,即可明确的看到,以睡莲及睡莲为主材设计的直立样式,即上中下三段(三节)层次分明的三节花型,此又称为节的设计。
埃及人比较喜欢明暗度中等,透明、明亮、强烈的颜色,如蓝色、绿色、黑色、砖红色、蓝绿色、金色与玫瑰色。同色的花、果、桨果则需彼此分开插。他们最常采用广口盆为花器,花材则取自生长在肥沃尼罗河谷的芳香水生植物,如睡莲、玫瑰等
一位西方艺术历史学家认为,埃及艺术对西方文明特别重要,因为希腊宗师与埃及人一块上学学习,而西方人又几乎全为希腊人的学生。但希腊人远不如其征服者罗马人,罗马人全盘采纳希腊文化,将希腊文化当作自己的文化,因此希腊与罗马文化利用花的方式相同。最初是在将宗教及民俗节日时以花敬神及勇士,以及将花作为个人娱乐用。所有花材几乎全被用于制作花绳或被撒在街头、地上、床上及宾客身上。
在古希腊,通常头戴花冠为特别光荣的标记,它是忠心、永生与重生的象征。并且头带花冠还被认为有医疗上的功效。月桂花冠更是用来授予加冕运动员、统治者、兵士与诗人之用。花绳也被用来装饰宴会桌、祭祀及典礼等。与埃及人相似,希腊与罗马人选用花材以有芳香气味与具有象征性者为优先,颜色则为次要。习惯上,仍倾向于鲜明强烈的颜色。中世纪多用在教堂装饰,此一时期重要的意义在于确立了植物象征意义
虽然文艺复兴时期继承了古典与基督社会时期重要的植物象征意义,但与之不同的是,此时期花卉爱好者亦非常重视花卉的装饰性用途。在恢复希腊与罗马早期传统的基础上,花材的安排较之更为自然,比较高的花总是插在生长较低矮的花朵之上。
诚如本时期艺术与文学所示,花卉是表现当时过度装饰与奢侈作风的重要部分。本时期的精神在花艺上的表现:
密集且随意插很多不同品种、构造的四季花卉,以深色为主,而以较浅色作为重要点缀。
花型多为圆形、椭圆、四方型,高度常为花器的2——3倍。整盆插花结构边缘常有空隙,有助于造成优雅的侧影。
洛可可一字源自法文rocaille,原意为小石头及贝壳手工艺的变形;洛可可样式即指自十七世纪末到一七七O年左右,以法国为中心所流行的装饰样式,以旋涡花纹、贝壳花纹不对称效果及淡彩为其特征。
洛可可并未完全偏离巴洛克式样,在视觉上仅是将亮化或女性化。颜色变得淡些,房间变得小些,陈设的家具变得优美些.。洛可可设计家喜欢采用明亮、淡雅的色彩,融合在精致且类似的颜色里,产生很调和的感觉。
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中产阶级社会地位开始重要起来,突然大众需要而且也能负担得起拥有在某种形式上过去仅属于有钱才可能拥有的美丽事物。由于生产充裕,因此此期给人有舒适、混乱、物质过度充裕的感觉。浪漫时期渐离古典主义,而趋向舒适的个人主义.在妇女杂志与学术刊物的大力推荐下,引燃了人们对园艺与插花的兴趣。
“tussie-Mussie”为维多利亚时期盛行的芳香小花束,淑女们携带它出现与各种社交场合,适时用鼻子吸一下以抗拒昏晕或不佳气味.贵重金属,陶及其它一些材料用来制作放置这些小花束的容器。
适用于维多利亚设计花型的配件有褪色的照片、纸镇、贝壳装饰的盒子、扇子、维多利亚问候卡、小雕像、镀金的图片或镜子、玻璃圆顶展示盒。
1960年荷兰花艺家安德鲁。汉德森在十年一次的荷兰园艺展中,提出了他的新观念——平行线的造型设计。
西方风格的插花,注重色彩的渲染,强调装饰得丰茂,布置形式多为各种几何形体,表现为人工的艺术美和图案美。它的特点有:
1.用花数量比较大,有花木繁盛之感。一般以草木花卉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菖兰、菊花、马蹄莲和月季等。
2.形式注重几何构图,以次序、对称、规则性为其基本原则。有雍容华贵之态。常见形式有半球形、椭圆形、金字塔形和扇面形等大堆头形状,亦有将切花插成高低不一的不规则变形插法。
3.色彩力求浓重艳丽创造出热烈的气氛,具有豪华富贵之气。花色相配,较多采用一件作品几个颜色,每个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多个彩色的块面,因此有人称其为色块的插花;亦有将各色花混插在一起,创造五彩缤纷的效果。
4.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现代西方插花结合东方插花的特点,更加注重空间和线条的运用。
1).鲜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鲜花进行插制。它的主要特点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绚丽、花香四溢,饱含真实的生命力,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应用范围广泛。其缺点是水养不持久,费用较高,不宜在暗光下摆放。
2)干花插花 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干花或经过加工处理的干燥植物材料进行插制。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态美,又可随意染色、组合,插制后可长久摆放,管理方便,不受采光的限制,尤其适合暗光摆放。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十分盛行干花作品。其缺点是怕强光长时间暴晒,也不耐潮湿的环境。
3)人造花插花 所用花材是人工仿制的各种植物材料,包括绢花、涤纶花等,有仿真性的,也有随意设计和着色的,种类繁多。人造花多色彩艳丽,变化丰富,易于造型,便于清洁,可较长时间摆放
2、 按材料形式分类:花的形态可依下列四种方法来分类。由这四种形态交互运用,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设计。
1)线状材料——开成棒状或线状的花,这种形的花出样式、定出比例,而且是设计的支架。主要用于构成外形时使用。除了剑兰、紫罗兰、金鱼草等。此外,也可用树枝或线)块状材料——开成圆形的花,通常指一茎二花而言,如菊花、玫瑰、非洲菊等。这类的花常用作主花的材料。
3)形式材料——具有特殊形态的花,使用于引人入胜目的的焦点上。如火鹤、百合等
5)繁花材料——颈部细小分多数细枝,分枝上开满无数碎花。(满天星、勿忘我等,用作填补空间)
1、花泥——花泥是用来固定花材的、吸水性很强的化学制品。保水性好,使用方法简单。花泥分为鲜花泥和干花泥两种。干花泥一般是茶色的,而鲜花泥是绿色的。花泥有各式各样的形状,要根据花型选定。 干花泥用于干花设计,不能吸入水分。鲜花泥需要充分浸透水分才能使用,浸水时要尽量使花泥自然吸水,不要施加任何压力,否则会造成外湿内干的状况,直接影响切花的吸水效力。此外蓄水晶粒是花针、花泥以外,也可以用来固定花材的另一选择。如果遇上较大的花枝,可另选玻璃制品的“插花器
2、铁丝——铁丝(或铜丝) 固定或保持花枝的形态、人工性地弯曲加工时需要用到铁丝。铁丝的种类很多,而且有不同的型号,根据粗细分为18-30号之间,根据设计意图来选用。较多使用18#至22#铅丝,。贴布,是用来包贴花枝和固定花泥用的,有绿、白、粉红等色。
4、其他——辅助工具有贴布(是用来包贴花枝和固定花泥用的,有绿、白、粉红等色。) 、透明胶、订书机、花插校正器等。
1、常规花器——花型设计的必需品花器的种类很多。陶器、玻璃器皿、藤、竹、草编、化学树脂等在材质、形态上有很多种类。花器要根据设计的目的、用途、使用花材等进行合理选择。
玻璃花器 玻璃花器的魅力在于它的透明感和闪耀的光泽。混有金属酸化物的彩色玻璃、表面绘有图案的器皿,能够很好地映衬出花的美丽。
塑料花器 比较经济的道具。价格便宜,轻便且色彩丰富,造型多样。设计用途广泛。
陶瓷花器 花型设计中最常见的道具。中式、日式、西洋式各有千秋,且突出民族风情和各自的文化艺术。所以在使用选择上首先应与设计的式样一致为佳。
藤、竹、草编 形式多种多样,因为采用自然的植物素材,可以体现出原野风情。比较适宜无造作的自然情趣的造型。
金属花器 由铜、铁、银、锡等金属材质制成。给人以庄重肃穆、敦厚豪华的感觉,又能反映出不同历史时代的艺术发展。在东、西方的插花艺术中,它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具。
素烧陶器 在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中,素烧陶器有它独特的魅力。它以自身的自然风味,使整个作品显得朴素典雅。
根据作品需要,经过特殊加工制作的载体。其本身也可以成为花艺术设计的主体。
(一)切削工具:插花使用的修剪工具主要有剪刀、刀和锯。剪刀是必备工具,可以根据需要准备几种型号,如枝剪和普通剪等。刀,是用来切削花枝,以及雕刻和去皮的。锯,主要用于较粗的木本植物的截锯修整。
(三)、其它工具:辅助工具有贴布(是用来包贴花枝和固定花泥用的,有绿、白、粉红等色。) 、透明胶、订书机、花插校正器等。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